检视阅读(inspectional reading),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阅读。

初次接触这一概念,是在莫提默·艾德勒所写的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。作者从阅读技巧层面,将阅读划分为四个层次,检视阅读属于其中的第二层。

  • 第一层被称为基础阅读(elementary reading),是指脱离文盲程度,能够从字面意义上完成阅读动作,基本上小学阶段即可达到这一层次。
  • 第三层被称为分析阅读(analytical reading),相较前两层而言,更优质、更系统,摆脱了时间的限制,旨在追求抓住整本书的内容,直到彻底内化。
  • 第四层,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,被称为主题阅读(syntopical reading),此时的目标已经不再针对于一本书,而是围绕一个主题,开展调研式的阅读。与其称之为阅读,不如说是「研究」更为贴切。

检视阅读相较于基础阅读多了时间上的要求,比如「速读」「略读」等,都属于检视阅读的范畴,大部分成年人所采取的阅读技巧便是如此。但是掌握这一技巧的人,大多并不会充分利用这一技巧,包括我自己,在有意识地学习阅读技巧之前,对于自己所掌握并常用的技能,并没有很好地运用,从而导致阅读很低效。

为什么这样讲?

我曾经面对很多“大部头”书籍总是无法完整地读下去,甚至第一次读了十几页放弃后,过阵子再拿起来从头读几页,又放弃,是因为我下意识地使用了检视阅读的方式,却没有贯彻检视阅读的思想。

什么意思呢?

检视阅读的核心在于,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读一遍。而九年义务教育教导我们,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、遇到不懂的知识要问,所以当我们阅读时,碰到晦涩的概念停一下,碰到不认识的字停一下,碰到不认识的人再停一下,无法流畅地阅读,很容易导致,读着读着发觉读不下去。读了周五的忘了周一的,完了返回去看,半个月下来发现还在读第一章,备受挫折 orz……

那么相对合理的策略是什么?

很简单,遇到生僻字不着急查,先跳过去,遇到陌生的概念,简单联系一下上下文,能推测就推测,推测不出来也先跳过去,以读下去为第一要务。目标是终点,而不是重点。

这个过程就好比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”的反向操作,将「糟粕」视为初次阅读的目标和收益,先获取容易获取的部分,然后再考虑剩下的。

一本书的内容,不可能全部是晦涩难懂的概念,总会有与我们的理解力齐平的部分,而这部分通常散落在整本书的各个角落,粗犷地勾勒出整本书的轮廓,让我们在读完后能够大致想象出这本书的框架。

说到这里,应该很容易联想到目录、简介、序……这些以往被我们习惯性忽略的内容。而这恰恰是以检视阅读作为常用阅读技巧的我们,所应该重视的内容。

研究目录页,就相当于出发旅行前先看一下地图,具有指导性意义。简介也并不是无关紧要的,事实是,大部分的作者都会在简介或序言花费大量精力去雕琢,因为这是整本书中,唯一一处只能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自己作品内容,却又必须覆盖全面的地方。

如果找来一本曾经完整读过且内容熟悉的书,看看它的序言,同时回忆书本内容,想必会不免惊叹于作者言语的精炼、措辞的精确以及架构的清晰,这种感受在阅读论述类书籍时尤为明显,如《娱乐至死》等。

因此,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惯用的阅读方式为速读、略读,那么要注意避开寻根究底的”阅读陷阱“,秉承五柳先生不求甚解的精神,放心大胆地读下去。哪怕一遍下来只收获百分之三十,也好过颗粒无收。而如果连一遍顺利的检视阅读都没完成,就更别提什么深入理解了。
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这本书,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改善阅读技巧,提高阅读效率,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方法论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,相信会有所收获。